初中历史教案范文(精选5篇)


历史教案 2024-02-29 17:33:06 历史教案
[摘要]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教案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www.cddlwy.com--历史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教案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 初中历史教案

  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基础

  知识了解孙中山早期的主要革命活动

  掌握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武昌起义的历史影响等

  能力训练

  过程方法观察想象通过观察想象当年加入同盟会的仪式、武昌起义的紧张情景等插图,体会三民主义的实际影响以及辛亥革命在民众中产生的巨大震撼力

  探究思考提取信息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比较联系同盟会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联系与区别,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的历史联系与本质区别

  情感态度

  价值观爱国情感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的发扬光大

  进取意识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志士不屈不挠革命精神的张扬。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不断进取的精神,将鼓舞我们完成民族复兴大业

  教学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维新变法时期,社会上有哪些人赞成?哪些人反对?哪些人无所谓??(资产阶级维新派、开明的地主官僚和知识分子、不愿意当“亡国之君”的光绪帝等人赞成;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反对;广大的缺乏文化知识的农民、手工业者等“社会底层”无所谓。)

  2、造成什么后果?(由于力量对比悬殊,手中握有实权的顽固派很轻松地扼杀了这场维新变法运动。)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失败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运动也失败了,但是,一些从维新派转化而成的革命派继续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把斗争的矛头直接对准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最终结束了在中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新学案94页材料解析题所介绍的情况,就记载了孙中山起初上书李鸿章请求维新变法的历史。当年孙中山的请求遭到拒绝,认识到了清政府卖国苟存的实质,就毅然转向革命立场,坚决从事反清斗争,终于迎来了武昌起义的胜利。由于发生这件大事的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就把它叫做“辛亥革命”。(要求学生阅读29——32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先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取得初步的一致意见后,抽2——3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接着转入探究性学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孙中山青少年时期的主张是什么?(学习洪秀全,当反清英雄;决心寻求救国道路)

  2、请几位学生根据33页插图,表演当年兴中会会员宣誓的情景。(教师提示学生抓住“反清志士”的特点构思对白,即兴创作)

  3、10多年后,中国同盟会怎样建立起来?(可按下列要点启发学生回答——时间:1905年;地点:日本东京;领导人:选孙中山为总理;革命纲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机关刊物:《民报》)

  4、“三民主义”是从同盟会纲领阐发而来的,两者之间有哪些相同?有哪些变化?(可参考下表进行启发分析)

  指导思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同盟会纲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

  《民报》发刊词推翻清朝统治,解除民族压迫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国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

  小结、过渡:两者没有实质上的不同,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原来同盟会的纲领加以阐述和完善而已。这样的革命纲领适应当时的历史潮流,符合人民的要求,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已经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成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后来,就是在三民主义的鼓舞下发生了武昌起义,并取得初步的胜利。

  武昌起义

  1、武昌起义爆发情况怎样?(可启发学生回答——时间:1911年10月10日;重要人物:金兆龙等革命党人;重要地点:楚望台军械库→武昌→汉口→汉阳→全国十几个省)

  2、中华民国成立时,已经具备哪些历史条件?(提示从政治、思想、组织三个方面分析:

  A.政治基础——武昌起义胜利,全国10多省独立,清政府统治已经崩溃。

  B.思想基础——三民主义给了革命党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进行斗争的巨大精神力量。

  C.组织基础——独立各省的代表聚会南京,孙中山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课本35页孙中山接受卫兵致敬的插图,就反映了这一历史现象。

  最后要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中华民国是一个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它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达到了高潮,这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果。)

  3、如何评价辛亥革命?(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联系37页“自由阅读卡”内容,从革命的目标和直接结果进行分析——

  A.革命目标: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直接结果: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却让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

  因此,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二篇: 初中历史教案

  民族自豪感是对自己民族所取得的成就,对自己民族的发展和品格感到自豪的情感。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我们要为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骄傲自豪,为我们历史上的辉煌而自豪,也要为我们祖国的发展而自豪。历史教育作为教育科学群的一个分支,以其特有的功能,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尤其是培养中学生民族自豪感方面,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初中历史教学,不但要从知识、理论、技能诸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还要从情感、意志、素质等方面为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历史课程标准就要求在历史教学中,要使学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树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所以初中历史教学要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历史教学中民族自豪感的培养,也是历史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寓德育于历史,是历史德育的一大特点和规律。历史学科与政治、语文等同样具有德育功能的学科相比,它在渗透德育方面还具有独特的优势。历史知识具体生动,有时有地,有人有事,有凭有据,包罗万象,丰富多彩,这对于正向着抽象思维发展,而更多保留着形象思维习惯的学生来说,运用具体的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自然要比其他学科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历史教学不是用抽象的理论进行说教,而是重在用事实说理。人们在接受思想教育时,往往喜欢并容易接受已经被实践检验过、由无数事实所证明的真理,初中生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把老师的话奉为真理,他们希望老师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往往在事实面前,他们才会心悦诚服,自觉接受思想教育。

  初中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需要培养民族自豪感。中学生是未来的希望,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依赖与支柱。现在的一部分初中生,受社会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崇洋媚外,道德缺失,出现了所谓的“哈韩族”“哈日族”,丧失了起码的民族自豪感,对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嗤之以鼻,在平常的教学中甚至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民族自豪感的缺失,成为现代初中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初中生缺乏民族自豪感,就不会懂得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他们缺乏远大的理想,缺乏坚定的信仰,缺乏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中学生的历史教育,并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提升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祖国的富强而学习和奋斗的坚定信念,进而在全社会进一步发扬“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邓小平语)的良好风尚,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通过对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讲解。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列宁同志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最深厚的感情”往往来自于对自己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自豪和热爱之情。我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曾对世界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比如我们在讲授《甲骨文与青铜器》这一课时,就可以向学生讲述: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而与甲骨文同一时期存在的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埃及人的象形文字、玛雅人的图形文字,这三种文字都已经不存在了,唯有我们的甲骨文演变成了汉字,并且对朝鲜、越南、日本等国产生了深远影响,现在,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中,汉语就是其中二种。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后代多么自豪和骄傲!历史教学中,通过讲授大量丰富的史料,让学生感受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体验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及其对整个人类的卓越贡献,同时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利用中国近代史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抗争、不断探索的爱国主义斗争史,是对国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因为清政府的腐败,各国列强纷至沓来,中国一步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强敌,革命道路更加艰难,在斗争中前行的中华民族更加伟大,中国人民进行的一次又一次的抗争表明:中华民族是个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我们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向心力,是任何屈辱、灾难都无法征服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华民族必定走在世界前列。

  三、讲解改革开放后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绩卓著,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这些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中华民族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通过这些讲解,使学生加深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培养他们对祖国发展前途的关切感、使命感,为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而骄傲,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通过对历史人物、英雄人物的学习。感受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初中生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又是确立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学生学习历史,能通过具体的历史知识,得到启迪。在中国的历史上,英雄辈出,他们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成长。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精忠报国、誓言抗金的岳飞……这些历史人物身上都有一种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志向,我们的感情被他们的精神激发鼓励,不由得感奋兴起,把这种扶持国家民族危亡的大任放在自己的肩头。成年人尚且如此,青少年更容易为之动情。在历史教学当中,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加强教育,使学生从历史人物的经历中,增强自信,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应该为祖国的历史而骄傲、自豪,并由衷地热爱历史。一个忘记自己历史的人,一个漠然于自己历史的人,是不会对自己的祖国抱有多大的信心和热忱的。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更应当要利用学科自身的优势,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其坚定信念,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好。

第三篇: 初中历史教案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2005年5月24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字体:[大中小]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北洋军阀名称的由来;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时间和标志;宋教仁改组同盟会和袁世凯刺杀宋教仁;二次革命的发动和失败;袁世凯加强独裁统治和洪宪帝制的丑剧;孙中山号召讨袁和蔡锷发动护国运动;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及其失败。

  通过对孙中山捍卫辛亥革命成果的斗争及其失败的教学,培养学生透过历史表象看待历史问题和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袁世凯复辟丑剧短暂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必将被历史淘汰。通过了解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及其失败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政治上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是历史的选择。

  孙中山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是今天的青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17年(1912年——1928年),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17年。本课讲述的是1912年——1918年的历史。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不懈努力的历史,是孙中山先生屡败屡战、不屈不挠的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孙中山先生在苦闷彷徨中进行深入思考的重要阶段,是孙中山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的体现。它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五四运动在历史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重点分析

  护国运动的过程是袁世凯恢复帝制面目暴露后,各种反袁势力在人民的推动和支持下,起来推翻袁世凯的过程。在这场斗争中,又是孙中山最先举起革命旗帜。二次革命后,逃亡日本的孙中山,不为失败所吓倒,总结二次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重新组建新的革命党——中华革命党,以迎接反袁的第三次革命。护国运动是一次胜利的革命战争,它进一步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其胜利果实最终又归于北洋军阀段祺瑞,国家政权并没有发生革命性的转移。人民毫无所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反对专制,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

  二次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继续,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与公然践踏民主共和制度的袁世凯之间的一场武装斗争,最终因为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而遭到失败。二次革命的失败最终结束了辛亥革命,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袁世凯反动的武力统一的政策一时取得成功。除桂、黔、川、滇四省由地方军阀盘踞外,其它各省都在北洋军阀及其附庸的统治下。

  难点分析

  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革命斗争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包括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孙中山手中没有可靠的革命武装;没有提出和涉及有关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的纲领,没有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对土地迫切要求的口号,因而不能吸引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到斗争的行列中来;帝国主义列强干涉破坏等等。护法运动的失败,表明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因此引导学生透过事情的表象看事物的本质是教学的有一个立足点。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是全国人民斗争的结果,是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体现,是袁世凯搞复辟不得人心、逆历史潮流而动,必然被人民所抛弃的必然结果。这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讲,太抽象,也就是说超出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重点突破方案

  魏源和《海国图志》:这是本课重点之一。结合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分析魏源等人开明思想出现的原因。然后,教师简介魏源的生平,引导学生看书,在此基础上组织讨论,主要围绕魏源思想产生的背景、《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要让学生领会魏源思想的爱国性。

  难点突破方案

  1、按时间顺序简要的向学生介绍袁世凯袁复辟帝制,践踏民主共和的活动,并结合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分析袁世凯复辟丑剧短暂的原因,最终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

第四篇: 初中历史教案

  一、研修目标:

  1、通过集体培训、个人研修,使自己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岗敬业,铸就良好的师德师风。

  2、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提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学历层次,进一步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进一步掌握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术和手段,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二、研修内容:

  (一)主要内容:

  1、进一步研读《历史课程标准》,深入理解、掌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三维目标,更要掌握6大学习板块、44个学习主题的具体内容标准。还要明晰实施建议的具体要求。

  2、学习新教材,走进新教材,把握教材的特点。更要熟悉教材的编排体系、知识结构和具体内容。同时也要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外延、拓展和深究。

  3、结合学情,探索历史教学的有效途径,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方法和能力。改变“为教而教,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尝试“先学后教”的教学实践。

  4、探索适合学生运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愿学、乐学、活学、善学和会学。

  5、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具体内容

  1、参加校本培训,提升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为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只有成为一名“学习型”的教师才能适应发展。

  ①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能不断反思总结,致力于自身的业务水平发展和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

  ②积极主动向业务领导、教研员、导师、骨干教师请教,聆听专家的专题讲座,也要利用好自己参加的省、市、县历史教师群以及华夏名师交流群等QQ群,在网上与众多教师交流、研讨。这样可以学习他们的先进教育教学思想、理念、经验和方法,并能不断内化,为自己的发展提供“养料”。另外对区域教研活动也要积极参与,以便促进自己的学习与进步。

  2、立足课堂教学,形成个人特色。

  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教育教学工作实施的基本途径就是课堂,因此作为教师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①日常教学中要备好每节课,进行深入的课堂教学研究。积极参与教研组和校内外的教研活动,虚心学习,博采众长,并能在教学工作中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

  ②主动地进行研讨课教学,研修期间开设一、二节校级以上的公开展示课,并能形成一份高质量的教学反思与总结。通过教学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与组员们共同研讨的过程中反思、感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③能充分利用中国教育出版网华夏名师资源库的网络资源平台,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的学习成果,及时与其他学员进行交流。

  3、注重教育科研,促进专业发展。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但是进行教学实践,还要能参与教学研究。

  ①在研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和日常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反思、比照、归纳,将自己的教学感悟上升到理论的层面,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并能通过网上交流的方式与大家互相学习进步。

  ②积极参与教研组和学校的课题研究,在教学与实践中总结反思,在反思与完善中提高进步。

  4、参加舒兰市组织的各种教育教学教研活动。

  教育教学教研活动是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更是提高自己、反思自我的重要平台。对一些教育教学成果展示要积极参与。对教学教研活动也要主动参加。尤其是“两修三课”活动更要参加,力争达到“示范课”的要求。要参加吉林市中小学教师非学历远程培训(即继续教育的网联学习)和吉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即国培)并按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三、研修具体措施:

  (一)参加教研、学习与交流活动。

  1、积极主动地开展示范或研究教学,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在历史课堂上积极尝试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争取每学期都能有两篇质量较高的反思和教学设计。同时,还要坚持每天都有点滴收获,每学期都能写一篇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要及时反思、主动改进、积极完善,使之能够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2、不但要学习拓展外延自己的历史专业知识,更要广泛阅读与历史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这样不但可以充实、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能够与其他学科知识交叉整合。这样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适应现代社会对教师“一专多能”的更高要求。同时,注意多钻研、勤思考,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在总结和反思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近期内,我计划精读一些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工作之余,我计划欣赏一些历史书籍,充实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

  3、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的教研活动和教师集体的学习交流活动。虚心向他人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行教学研讨和提升。要主动向业务领导、教研员、导师以及骨干教师虚心请教,要积极与同学科、同组教师学习交流。更要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教研活动,平时就当天发生的教学突发事件,教学感悟反思,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我也会一如既往地主动积极参加校内外教科研培训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

  (二)进行自主研究

  1.在研读《历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配合《历史课程标准解读》、相关杂志及网上的文章,学习新教材,通过与旧教材比较,把握新教材的编排体系、知识结构。

  2.要掌握每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及知识的生长点,达到掌握传授知识的深浅程度。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历史人文素养的培养,及自学能力的培养和终身学习的意识的养成。

  4.认真总结课改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解决办法,并形成书面材料,在不断反思中积累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进行自我剖析

  1、坚持每学期高质量地完成一节公开课。

  2、每节课后认真完成反思。

  3、积极与组内老师交流。

  (四)参加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

  1、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活动。

  2、以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为主旨的讲座、研讨。

  3、专题培训。

  4、收看教育教学的光盘、录像

  5、“两修三课”活动

  6、继教网联和国培

  总之,要时刻把工作与反思相结合,在反思中工作,在工作中反思,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向未来的路不是回家的路;过去为你赢得成功的方程式将为你的明天带来失败。我相信,自己有能力经受住“极限”的考验,在超越自我的同时,逐步实现人生的价值。面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我充满了信心,也有许多美好的设想。我将带着自己的激情和规划坚守这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在这次的教师研修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促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走进学生心灵,创造多彩人生,学习,再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超越自己。

第五篇: 初中历史教案

  一、端正学习观念

  1、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3、广泛地学。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根据继续教育培训计划确定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本学期主要学习《有效研修》一书,应做到以下几面:

  1、认真自学教材。

  《有效研修》共分五个单元,每周必须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揣摩,研究教材,做到真正领会,理解,掌握研修的方法,并且做好自学笔记。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并且在活动中,认真做好笔记,注意学习、反思、实践相结合。

  3、积极进取,多参加一些教研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4、积极参加网络学习,在教师个体、学校、培训教研机构的关联学习中,使研修活动从控制走向解放,从统一规范的集体研修走向教师的自主研修,自主选择。

  5、自觉和同伴组成研修小组,在校本研修活动中,认真承担自己的责任,不断反思,同伴互助,引领专业,提升质量。

  6、在学习《有效研修》的过程中,要与实践相结合,要不断的反思,并且写出学习心得或体会。

  总之,我一定按计划认真学习《有效研修》,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更新学习观念;认真反思,提高教育研修能力,我将带着自己的激情和规划步入这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促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走进学生心灵,创造多彩人生,学习,再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超越自己,不断积累教育教学经验,使自身素养不断提升,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本文来源:https://www.cddlwy.com/jiaoan/384301.html

《初中历史教案范文(精选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关于九年级历史教案【五篇】 关于九年级历史教案【五篇】
  • 初中历史教案范文(精选5篇) 初中历史教案范文(精选5篇)
  • 七年级历史教案(合集三篇) 七年级历史教案(合集三篇)
  • 幼儿园红色文化之一封鸡毛信教案【三篇】 幼儿园红色文化之一封鸡毛信教案【三篇】
  • 幼儿园红色文化之一封鸡毛信教案三篇 幼儿园红色文化之一封鸡毛信教案三篇
  • 中国历史上审计的内容、机构和职能 审计有哪些基本职能,其内容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审计的内容、机构和职能 审计有哪些基本职能,其内容是什么
  •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 主题教育交流研讨发言材料(市委常委) 主题教育交流研讨发言材料(市委常委)
为您推荐
  • 基层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问题清单
    基层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问题清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新一届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新征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加强党
  • 2020在高三复课开学升旗仪式上讲话
    2020在高三复课开学升旗仪式上讲话
    2020年,我们展开了与新冠病毒的较量,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但我们却能在这场战争背后看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此做出的努力和付出的牺牲。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
  •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复兴的主心骨。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以下是本站分享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
  • 教师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清单
    教师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清单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主题,指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发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誓言。他说,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项整治问题清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项整治问题清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主题教育,是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的重要内容。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项整治问题清
  • 关于脊梁的作文1000
    关于脊梁的作文1000
    缓缓打开历史的长卷,看江山不朽,书写着5000年的锦绣;看黄河奔流,流淌着5000年的荣耀。以下是我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关于脊梁的作文1000 ,以供大家参考
  • 中国历史上首次采用古今对照地图
    中国历史上首次采用古今对照地图
    中国历史上首次采用古今对照地图中国历史上首次采用古今对照,双色绘画的地理图是() A《舆地图》B《地形方丈图》C《禹贡地域图》D《海内华夷图》参考答案:D
  • 个人自传 个人自传范文3000字
    个人自传 个人自传范文3000字
    对要求入党的同志来说,向党组织递交自传,是向党组织汇报自己情况的一种形式,也是党组织全面、系统、历史地了解入党申请人情况的重要途径。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个人自传 个人自传范文3000字,以供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个人剖析材料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个人剖析材料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新一届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新征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加强党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问题清单及原因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问题清单及原因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新一届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新征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加强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