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诗意


2021-05-21 17:42:57
[摘要]《清平乐·村居》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作。以下是本站分享的清平乐村居诗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清平乐村居诗意原文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www.cddlwy.com--诗】

  《清平乐·村居》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作。以下是本站分享的清平乐村居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清平乐村居

  原文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注释

  1.清平乐(yuè):牌名。

  2.村居:题目。

  3.茅檐:茅屋的屋檐。

  4.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5.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6.翁媪(ǎo):老翁、老妇。

  7.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8.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9.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

  10.卧:趴。

  赏析:

  辛弃疾中有不少作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刘熙载说,“词要清新”,“澹语要有味”(《艺概·词概》)。作者的此作正具有“澹语清新”、诗情画意的特点。它表现在描写手法、结构和构思三个方面。

  在描写手法上,这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是难能达到此等艺术意境的。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优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亲密无间,那种和协、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吴音”,指吴地的地方话。作者写这首词时,是在江西上饶,此地,春秋时代属于吴国。“媪”,是对老年妇女的代称。

  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占铺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这几句虽然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古今一绝!“无赖”,谓顽皮,是爱称,并无贬意。“卧”字的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所谓一字千金,即是说使用一字,恰到好处,比坐、躺、趴等用的更妙,就更能给全句或全词增辉。这里的“卧”字正是如此。

  在艺术结构上,全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从词的意境来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另外,“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四句,连用了三个“溪”字,使得画面的布局紧凑。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词结构上起着关键作用。

  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协和、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从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的生活。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的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本文来源:https://www.cddlwy.com/gushiwen/163543.html

《清平乐村居诗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凉州词赏析 凉州词赏析
  • 赞颂祖国的诗歌 赞颂祖国的诗歌
  • 报效祖国的诗 报效祖国的诗
  • 祖国在我心中短诗歌 祖国在我心中短诗歌
  • 抗疫诗词《感谢有你》3篇 抗疫诗词《感谢有你》3篇
  • 抗疫正能量诗七律 抗疫正能量诗七律
  • 文天祥的诗 文天祥的诗
  • 描写雨的诗句 描写雨的诗句
为您推荐
  • 莎士比亚最美英文情诗
    莎士比亚最美英文情诗
      情诗,抒发男女间爱情的诗,尤指男人对女人的诗,是诗的一种,是爱情表达的一种形式。简单说来就是情人之间传达爱意的诗。以下是我爱文
  • 关于国庆节的古诗
    关于国庆节的古诗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以下是我爱文学网分享的关于国庆节的古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关于国庆节的古诗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
  • 献给七一建党节的现代诗
    献给七一建党节的现代诗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以下是我爱文学网
  • 歌颂祖国诗词
    歌颂祖国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
  • 初中人教版语文《桃花源记》教学案例三篇
    初中人教版语文《桃花源记》教学案例三篇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英语八上单词表]初中人教版语文《桃花源记》教学案例,以供大家参考![人教版英语
  • 将军酒李白 将进酒李白
    将军酒李白 将进酒李白
    《将进酒》全诗五音繁会,句式长短参差,气象不凡。此篇如鬼斧神工,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是诗仙李白的巅峰之作。以下是我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将军酒李白 将进酒李白
  • 清平乐村居诗意
    清平乐村居诗意
    《清平乐·村居》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作。以下是本站分享的清平乐村居诗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清平乐村居诗意原文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 打油诗大全最新
    打油诗大全最新
    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相传由中国唐代作者张打油而得名。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打油诗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打油诗大全呼风唤雨太平常,摘颗星星袋里藏。家住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国是吾乡。偶尔天上
  • 苟利国家生死以全诗
    苟利国家生死以全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清代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全诗,供大家参考选择。苟利国家生死以全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
  • 琵琶行第三段
    琵琶行第三段
    《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以下是本站分享的琵琶行第三段,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琵琶行第三段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