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读书笔记


2021-01-15 11:46:21
[摘要]作者提出的“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广。“技能”更多地从能力角度讲,我们所提“

【www.cddlwy.com--词】

作者提出的“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广。“技能”更多地从能力角度讲,我们所提“素养”不仅仅包括能力,更多考虑人的综合素养。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读书笔记

  林崇德老师在书中写到:“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必须是基于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必须依靠科学的思考和方法。”这句话奠定了这本书的整体基调,也表明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十分严谨、科学的研究。

  无论是书中还是现代教育的热点都明确指出,现代社会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关注“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对我们新入职教师来说这可能会成为我们一生要思考、解决的问题。然而,教育到底要培养怎样的人呢?党的十八大报告给我们指出了明确的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提出的“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广。“技能”更多地从能力角度讲,我们所提“素养”不仅仅包括能力,更多考虑人的综合素养。用核心素养来梳理培养目标,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 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获得是后天的、可教可学的,具有发展连续性,也存在发展阶段的敏感性。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它决定房屋的高度。

  所以说,我们教孩子六年,想孩子六十年的追求,是否可以落实到具体学科呢,教育要面向未来,既面向未来的社会,也面向孩子的未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关注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就一定要在每天的课堂中脚踏实地的践行,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核心素养。教师是影响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在学科素养、教学素养、数字化素养、学会学习、公民素养、文化表达等方面的素养都是培养学生素养的必备能力和榜样。

  素养要依靠学生在教育环境中慢慢濡化,是一个渐进和涵养的过程,应该贯穿在学生的整个教育环境和过程中,而教育是慢的艺术,而要成为真正的艺术,一定要经历日子的积淀和时间的洗礼,一定要不忘初心,不甘平庸。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读书笔记

  离开校园就不会再有人像老师那样把知识主动传授奉送于你,书本将是我们不断获得新知识的源头活水。有人说一本好书就如同一座图书馆。惠普尔说:书籍是屹立于时间的汪洋大海里的灯塔。可以以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正是这样一本书,在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变化的今天,对核心素养的研究给我们的教育目标确立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教育改革的深化提供了强大的力量。对于我这样一个即将踏上教师工作岗位的师范生来说,阅读此书对我的意义也是极大的,特别是在教学理念的重新建构方面,我有着极大的触动。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是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先生及其团队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做的深入研究后的专著。该书首先从核心素养内涵的历史演变和国际共识中界定核心素养的概念;随后从国际视角、传统文化、现实需求、现行课程标准几方面探寻核心素养的内涵;最后论述了对核心素养推行的实践探究。林崇德教授及其团队主要集中于研究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幼儿教育m.smtXjs.com

  ,也为后期核心素养的推广打下基础。

  刚刚踏上教师岗位,我十分忐忑,总是在想我又应该在素养本位的课改中怎么做呢?在阅读了《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一书并有幸聆听了南京师范大学张华教授关于核心素养的讲座后,我想: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坚持两大要义。第一是,学科即研究。第二是,学科即问题。

  第一,学科即研究。教学是师生间的共同探究与创造过程。著名美术家陈丹青说过,我和我的学生不是上下级师生的关系,我们共同面对艺术、相互问难、共同探索、一起创作。这是让学生亲历学科实践的过程,说的通俗点,知识怎么来,我就怎么学。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个计算机博导利用暑假带着几个七八岁的孩子做科研,他不是把他们作为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告诉他们1+1=2,而是把他们看做研究者,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这几个孩子也能像模像样的写论文呢。

  教学即研究的关键点:打破传统的知识分工,将研究方式转化为教学方式。这时,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它成了两类研究者,首先是学科研究者,第二是学生研究者。要教好书你必须研究你所教授的内容,起码要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要教好书你也必须了解你教学的对象——你的学生,你要了解他们的学情、学力,他们的兴趣、动机和需求,他们的个性特征和智力生理发展水平等等。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教师。同时,要求学生有哪些素养,教师就应先具备这些素养。因此新时代的教师需要有批判性思维,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也应该可以超越学科去思考。萨意德说过,教师具有专业性和业余性。也就是说:我是教语文的但也应该懂些数学和科学,至少要懂一些政治和历史,大体就是这样的意思。

  教学改革的第二大要义是:学科即问题。强调学科核心素养意味着知识观的转变。把学科的固定结论转化为开放的学科问题,即把知识点转化为学科核心观念,把观念与情境相联系。在情境中研究学习。李泽厚说:学科不是“客观真理”的化身,而是被不断探究、不断理解的问题。一切的发现都是发明。这里说的情境就是问题情境。通常问题情境主要有三类:真实的生活情境、观念情境和虚拟情境。

  如果没有情境就无法将知识变为问题,也就无法运用与检验知识了。下面举个教学实例,某个版本的小学数学书上要教授“连乘”这一教学内容时是这样呈现给学生的:书上画了好多的小方格,然后问怎样可以快速的算出方格数,下面就直接给出了算式,并告诉学生这就是“连乘”而后就是一些相关的联系题。而一位德国教师来上海上课时,他首先问孩子们的是:你们学校三年级的所有学生一年一共吃多少块巧克力?这个完全开饭的问题,没有那么多的条件项,孩子们可能只知道三年级一共几个班,但是每班的人数,每个人一年吃巧克力的量都需要进行调查而得。这个问题就是个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了,而且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数学知识,同时还涉及健康、人际交往等等,需要孩子们先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再亲历实践解决问题。也可以说这是一种主题式的教学,在主题活动中学生发现问题,并在亲身实践中一步步解决问题幼儿教育m.smtXjs.com

  ,解决的过程也就是知识产生的过程。

  五、小结

  我觉得,课堂教学过程也正是问题解决的过程。最后我想借用王国维先生对人生三境界的总结,套用来总结课堂教学的三境界。

  第一境界:首先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寻找发现问题的过程;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经历真实问题解决过程;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发现交流评价展示结论的过程。

  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既有协作又有探究批判,这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既有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又有老师专业素养的发展。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程。

  我很荣幸曾经是2001年新课改的亲历者;也十分高兴即将在踏上工作岗位后成为课改再出发的实践者。林崇德教授的这本《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给了我许多理论上的支持,希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理论化为实践,带领我的孩子们在研究中发现知识,成为一个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会学习、健康生活、有责任担当、能实践创新的时代新人。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读书笔记

  1、“素质”与“素养”的区别:林崇德在“序”有一段文字作了阐述,要点是:“素质”的主体是“教育”,主要是指“身心特征和基本品质结构”;而“素养”的主体则是“人”或“学生”,主要是指“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由此,是否可以这样考虑:提出“素养”,主要是要回答“培养出来的人究竟是什么样”,而“素质”则侧重于“学校提供什么来塑造人”,两者的立足点、出发点不一样。这里蕴含的深层意思,可以用“哥白尼式的革命”来描绘。受教育后的“人”的表现,成为关键所在。应该关注的是:“受教育后学生能表现什么”,而不再是“我能给他们什么”,这里面的细微但深刻的差别,需要引起关注。

  2、“核心素养”的演变:作者介绍了比较典型的“德性论”(代表传统的理论)、“能力论”(以四个学会为核心的工业时代的认识)、“素养论”(90年代后,世界各国关注和研究,代表后工业时代的认识),结论是:核心素养“受到当代世界的普遍重视”、“对它的界定总体上一致但也略有差异,体现了民族特色”、“这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其形成是个人与社会协同作用下的渐进过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有的素养”、“核心素养的架构应兼顾个体与符号(工具)使用、自我发展,基于社会之间的关系”。

  3、“核心素养”的概念:作者给出的“核心素养概念的定义”是:“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身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核心素养不仅能够促进个体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p29-30)在这个基础上,作者从“目标”(培养什么人)、“性质”(共同的最基本素养)、“内容”(知识技能态度等等的综合表现)、“功能”(超越升学与就业)、“培养”(先天遗传基础上的后天环境影响)、“评估”(定性与定量、显性与隐性的结合)、“架构”(涵盖文化学习、自我发展、社会参与三大领域)、“发展”(终生发展与阶段目标的结合)、“作用发挥”(整合各个方面)等九个方面对“核心素养”的定义作了解释。作者又从宏观(国家教育目标和方针政策)、微观(指导课程建设和教学考试等)。从作者引述的国际组织的有关文件看,一般把这个“核心素养”分为“能互动的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能自律自主地行动”三个方面。【本书对“核心素养”的基本界定——尽管有点繁琐,但大体还是能有所收获,至少知道可以思考和研究的方向。前一段读鲍鹏山的《教育六问》,他认为现在的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对最低层次“谋生”的关注挤占了太多的实践和领域,从而出现了“谋智”的不足,“谋道”的缺位(大意)。确实这一现象是目前教育的最大问题的根子所在。问题在于:“三谋”之间的关系和比例怎么处理?过度强化“谋生”而否定、挤占“谋道”固然不对,但当孩子们还没有太多生活经验的时候,以“谋道”取代“谋生”也是不对的。中国教育,特别是语文领域的“工具”与“人文”之争,就是一种表现。如何平衡好三者的关系,这里应该有一个“第三者”作为参照物,应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核心素养”的讨论,其实已经引入了这类思路。】

  4、国际视角下的“核心素养”:整个第二章共有78页,分别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欧盟三个国际组织,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四个国家,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基本框架都是:背景或缘起、基本框架、启示。从提供的有关标准来看,各有千秋。最后一节,作者从内容、具体指标、命名方式、内涵界定方式等作比较,可供参考。

  5、从传统文化中发掘核心素养:作者将“传统文化”的核心素养用“修身成德”概括,包括“仁民爱物”“孝亲爱国”“重义轻利”“诚信自律”“礼敬谦和”五个方面概括。为了比较,作者用从“伦理道德”“求学治学方法”“生活礼仪与日常行为习惯”“人文历史知识”“文字表达能力”“自然科学技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按朝代的重视程度作了分析。整体来讲,按照第一章“演变”的讨论,不管怎么美化,中国传统文化,在“核心素养演化”的视角,属于“美德论”,至多是“美德论”的最高表现,仅此而已。

  6、从现实需求中归纳核心素养:这一部分最有参考意义的是它的研究方法——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整合型——这三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所获得的“现实需求”对“核心素养”的影响。尽管新意不多,但是所使用的方法很有参考意义。

  7、从现行课程标准中反思核心素养:这一章篇幅达55页,在本书中仅次于“国际视野下的核心素养”。不过,在我看来,这一章真正有意义的,不是它提出了什么新的观点,有什么新的补充。而是一份对“课程标准”的利弊得失,以及由此对我们现在的课程和教学存在问题的进行深入剖析找出路,是很有参考意义的。很少见到这样运用“大数据”分析的文本。

  8、对核心素养推进的实践探索:算是收关之章,谈了几个问题:从质量评估入手推进核心素养(这并无特别);从核心素养着手进行教学改革(前一章已经详谈,这里提到的“直接指导型”“互补融通型”值得一提);从核心素养出发进行教师专业发展(这一部分提到了“教师的核心素养”,有点新意)。

本文来源:https://www.cddlwy.com/gushiwen/159085.html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 2023年警示教育大会主持词四篇 2023年警示教育大会主持词四篇
  • 巡察动员会主持词【四篇】 巡察动员会主持词【四篇】
  • 乡镇任职宣布大会主持词汇编3篇 乡镇任职宣布大会主持词汇编3篇
  • 党员追悼会悼词【五篇】 党员追悼会悼词【五篇】
  • 单位职工追悼会悼词(锦集3篇) 单位职工追悼会悼词(锦集3篇)
  • 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主持词精选三篇 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主持词精选三篇
  • 县委巡察工作动员会主持词(锦集3篇) 县委巡察工作动员会主持词(锦集3篇)
  • 关于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主持词【五篇】 关于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主持词【五篇】
为您推荐
  • 对照入党誓词查找在政治、思想、学习、工作、能力、作风等方面范文(精选5篇)
    对照入党誓词查找在政治、思想、学习、工作、能力、作风等方面范文(精选5篇)
    对照检查就是从思想到工作,还有生活的汇报,指出自己哪里做得好,还有哪里不足需要改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照入党誓词查找在政治、思想、学习、工作、能力、作风等方面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缅怀父亲的悼词范文(精选五篇)
    缅怀父亲的悼词范文(精选五篇)
    缅怀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miǎnhuái。意思是遥念、追思;深情地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出自晋陶潜《扇上画赞》:“缅怀千载,托契孤游。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缅怀父亲的悼词范文(精选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全面从严治党会议主持词范文四篇
    全面从严治党会议主持词范文四篇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全面从严治党会议主持词范文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五十年同学聚会主持词范文(精选四篇)
    五十年同学聚会主持词范文(精选四篇)
    毕业,汉语词语,拼音是bìyè,意思是学生在学校或训练班修业期满,达到规定要求,结束在本校学习的课程,也可以引申指小结、休止。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继庄传》。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五十年同学聚会主持词范文(精选四篇),欢迎品鉴!
  • 在主题教育工作推进会上的主持词汇编3篇
    在主题教育工作推进会上的主持词汇编3篇
    主持词由主持人于节目进行过程中串联节目的串联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在主题教育工作推进会上的主持词汇编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纪检会议主持词和结束语锦集三篇
    纪检会议主持词和结束语锦集三篇
    主持词由主持人于节目进行过程中串联节目的串联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检会议主持词和结束语锦集三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在组织生活会上的主持词【五篇】
    在组织生活会上的主持词【五篇】
    主持词是由主持人于节目进行过程中串联节目的串联词。如今的各种演出活动和集会中,主持人往往成了主角,而主持人在台上所表演的主持词,则是集会的灵魂之所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在组织生活会上的主持词【五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组织生活会的流程和主持词精选五篇
    组织生活会的流程和主持词精选五篇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23日成立后,在反动军阀政府的残暴统治之下,只能处于秘密状态,没有公开进行活动的环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组织生活会的流程和主持词精选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重温入党誓词专题党课(合集三篇)
    重温入党誓词专题党课(合集三篇)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成立后,在反动军阀政府的残暴统治之下,只能处于秘密状态,没有公开进行活动的环境。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重温入党誓词专题党课(合集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干部推荐会议主持词范文三篇
    干部推荐会议主持词范文三篇
    串词,又叫串连词,串联词,主持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干部推荐会议主持词范文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