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ddlwy.com--热点资讯】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来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贫穷的本质》读后感汇编1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
先说说我是怎么看这本书的吧!刚开始拿到这本书,我以为我会用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三个月的空闲时间来看完它。可是没想到,234页的实质内容,第一天我就看了129页,内心一种特别的动力,在让自己看这本书,我想从书中找到答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两项没有发现。这本书前半部分用生活来分析,后半部分用经济学来分析,里面大量的数据和艰涩难懂的术语,看得让人头疼。
看完这本书,仔细想想,这本书表达了我们的行为和心理决定着我们的"贫穷"。例如:人脑会以不同的方式对现在和未来进行处理,本质上,我们似乎可以预见自己的将来的行动,但这常常与我们今天的行为方式不一致,这种时间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我们在花钱的同时,也计划着将来省钱。换句话说:我们希望明天的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更耐心。你认为这可能吗?也不是说完全不可能,这也就引出后半部分的观点:改变自己。这本书研究的都是发展中国家,这也包含中国。生活分析里的结论好像和高晓松赞同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很相似。人生来无差,只是后天环境的改变了。首先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做事受到同样的思维、风俗影响,更主要的是你生活在其中,你的习惯思维已经决定了你的一切。另一方面就是心理环境,对于人们自己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最终常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改变人们的期望不容易,却并不是不可能,因为人们常常放弃。身处环境的渐强,对于一件事不可能,人们自身被潜移默化的认为不可能,当你自己的内心认为不可能的时候,潜意识的不可能变成真的,这种情况常常受到一种心理过程的强化。失去希望,感到没有出路,这会大大降低人们渡过难关所需的自控力。面对风险,会使我们为此担忧,而担忧会给我们带来压力产生抑郁情绪。我们感到压力时更难集中注意力,这可能降低我们的效率。书中的实验表明:身体所分泌的皮质醇水平标志着压力大小。将实验对象置于实验室的压力环境下,面对不同的选择时,我们不太可能会做出理智的决定,充分认识自己潜力的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有时候,人们获得更多的资助时,不是先购买与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相关的物品,而是购买他们认为"重要的"奢侈品。逃出"贫穷陷阱"的"提子"是存在的,但并非总是放在正确的地方,而是人们不知道怎样踏上"梯子",或者他们根本不想那样做。这时候是你需要改变自己,无法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强大。人拖延的习惯会把事情搞砸。很多情况"时间矛盾"会阻碍我们将目的转化为行动。当你想要的一切看上去很遥远时,你很难感受到动力,将目标设置得更近一些,或许是我们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方式。但是更多时候,我们不愿承担风险,或者说逃避风险。有时当我们需要选择时,往往都是认为这个失败了,还可以保留另一个,没有真正的全力以赴去做一个选择,去做一件事。在启动一个良性循环时,人不应害怕必要的付出。
后半部分的经济学知识,贷款利率、存款利率、保险算法,这些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其实我们应该关注一下身边的经济发展,利益=收入-成本,这是颠不破的真理,至于总体利益,边际利益的具体关系,则要更多考虑市场经济。这些数字相关函数图形,只能浅解,深解需要更多的时间。书中所提的成功者,从零到无穷大,也算是是一种指引方法,敢于承担风险,勇于拼搏努力,有时我们害怕失败。
想说,不要过于消极,你的消极思考并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写照,尝试从积极的方面思考问题,你会发现你看问题的角度,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你所得到的成果。我们并不是真正的贫穷,贫穷的是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行动者。
第2篇: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
这里讲到了教育与贫穷的本质。
我之前早高三的时候,我们有阵子流行读书无用论。在这里有个数据就可以证明。
“在马达加斯加。640所学校的学生家长们曾回答过这样一个问题,即孩子们上完小学之后应怎样谋生,上完中学之后又应怎样谋生,70%的家长认为,一名中学毕业生会得到一份政府工作,而实际上只有33%的中学生得到了这种工作。”
作为发展中的国家的我,我很有感受。小时候读书我父亲就和我讲读书然后当官,之后你想什么就有什么。中国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就是现在都还是的,感觉中国就是个很奇怪的国家。
这里的读书已经不是需求了,而是一种传统,只有读书不管你有没有工作但是你还是被大家羡慕的。因此很多人借读书来逃避现实读博读研但是现实工作却与科研工作没有半点关系。已经超越了教育的原有理念为了读书而读书,然后去换取好工作。而不是自我修养提升。
看完了总体感觉,就像最后总结说的一样,只是抛砖引玉。
贫穷的本质,摆脱不了资金——没钱信息——没有获取信息的渠道能力——不具备工作能力,听说读写专业技能平台——和信息有关,但是有时候有信息确没有渠道实现,比如人人谩骂但是内心羡慕的——内部安排。
第3篇: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
1主观上分析,穷人本身虽然有改善经济条件的愿望,但人普遍的欲望和弱点一点不少,这就使得他们难于把获得外界的帮助和自己不多的余力用于从长远上对改善自身经济能力的方面,而是把这些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和资源都投入到电视,节庆,更优质昂贵食物这种对于改善眼前感受更直接的消费上。贫穷陷阱不仅是因为吃不饱导致的挣钱能力下降的简单逻辑,而是结合了人性普遍弱点的更复杂恶性循环,穷人更倾向于及时行乐,也正因为他们的生活缺乏资源和娱乐,所以穷人更容易把自己很长时间的很辛苦的积蓄在那些并不能改善他们生活的方面花掉,而不是积蓄用于应付未来的风险,或者作为改善生产条件的资源。
于是,对于穷人来说一些当前花掉一点小钱对未来收支有很大帮助的项目我们认为非常合理和明智的使用金钱方法,因为其对当下没有任何作用而通常被穷人放弃。比如买一顶避免疟疾的蚊帐,让孩子接受更多教育。支付一些费用喝更有保障的水,这些虽然从经济上更未明智,但是却在现实中很少被穷人采用。
2.客观上分析,穷人面临的另一重要困难就是由于其收入微薄且没有任何保障,他抗风险能力很弱,天灾,疾病,意外事故,产业不景气都会对其家庭产生重大性影响,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相同的一点只是他们的生活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他们自己觉得生活并没有太多风险只是因为他们境况一直很糟糕,所以这些问题都是熟悉而常见的问题。他们应对方式常见的是互助,还有一些低效率的寻找更多样的挣钱方式来分散风险,但是因为缺乏专业性,分散的收入获得方式使得他们的挣钱能力实际上下降,而缺少必要的资金使得他们信息上处于特别的劣势难于找到挣钱更好的方式。
解决贫穷问题的另一关键点,从外界获得资金时,穷人不得不面对超高的借款利息,不稳定不规范的借款渠道,银行或正规金融机构没有能力借款给这些无法提供任何抵押和保证的群体,因为借款金额很小,风险高,管理成本高,而只能让位于有办法控制违约率的非正规渠道。民间高利贷和亲友借款才是借款的主流方式,甚至专业的小额信贷机构也仅仅是穷人借款的一种补充方式而非主流。文章重点分析了小额信贷机构如何在各种非议负面消息和高风险中挣扎求生,可能这也是当前社会改善穷人和中等收入群体金融环境的唯一希望吧。
第4篇: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
一是要加强学习。无论是自己再次受教育还是让子女受教育,起码是高中及以上,最好是高等教育。大量的人通过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从农村走到大城市,人数真的数不胜数,包括我自己也是其中一员,离不开爸妈倾尽全力对我在教育上的支持。学习不仅限于书本和受教育,更是终身学习。
二是要有外力支持。国家近些年在扶贫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是基于这个方面的考虑,穷人之所以一直穷,主要是因为资源有限,无法凭借自己的努力突破贫穷的限制,也就是所谓的“贫穷陷阱”,这个时候需要外力支持,如论是帮忙打开眼界、提供技术培训、给予资金扶助、帮忙度过家庭难关等,外力支持加上个人的努力,自己起码可以在认知等方面有个提升或者摆脱贫困。顺带说下,自己获得的信息也是一种外力。
三是改变自我认知。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受环境和金钱的束缚而一直拥有穷的思维,《穷爸爸富爸爸》很好的阐述了这一点(惭愧这本书听了十几年还没认真读过一遍)。比如投资方面,因为没钱,根本没有投资的理念,只懂得消费;再比如健康方面,由于不懂得关于健康的常识,更侧重于昂贵的疾病治疗而不是很少花钱的疾病预防,而且生病后所选择的医疗方式也经常不靠谱,导致恶性循环:因穷和缺少常识而生病,为生病而花钱,因为花钱而变得更穷。
第5篇: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
我们每个人在某些领域都是穷人。想减肥的人发现自己越来越胖,想努力学习的人发现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打断自己的学习计划,想锻炼的人越来越发现自己没时间锻炼,想攒钱的月光族发现自己总是把钱花光,马太效应就像一种嘲弄和一个魔咒,人们越没有的东西越是难于得到。
这本书是给更广泛意义上的穷人和思考社会问题的人们看的,虽然世上没有万能药能治我们各种各样的穷病,但是文章提供了几个方面的思考:
1、我们必须正视人性的弱点,真正改变习惯和思路,采用的手段就注定是反人性的,所以必须注意计划和手段的即时性奖励,不要一直关注过于长远的遥不可及的目标,而应关注途中的小目标的成就,要让努力的过程充满小小的奖励和成就。
2、要寻找外界的帮助,很多习惯的形成可以通过外力的帮助,比如美国的嗜酒互诫协会通过团体间的鼓励形成了类似宗教的力量帮助了很多人改变了生活习惯,互联时代有更多更方面的习惯养成类组织,各种打卡群,各种群团都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改善自己的行为和生活。
第6篇: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
市场经济会自动把各种为真正穷人服务的机制和设施通过市场竞争自然淘汰掉,因此,政府和民间组织的扶助意义非凡,贫困问题必须各级政府通过另一只手主导的补助计划和扶贫政策予以解决这也是一个社会的共识,另外,社会上自发的非官方的民间组织的努力也特别重要,因其更具温度,更加贴近个体的具体需求而形成了解决贫穷问题的重要补充力量。
贫穷有无数客观原因和天然的必然性,但这并不是我们为自己找借口的理由,虽然我们常常看到因为糟糕的机制,政策制定者和执行人的局限性改变贫穷的努力的结果常常令人失望,但总是有一些政策和行为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即使作用范围有限,但是对于受益者群体来说,是百分之百的改变他的命运。作者也提到有时候即使仅仅是现有政策的优化,一些小小的努力也可能带来大的变化。
第7篇: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
作者用随机对照试验来获取数据,验证提出的理论。
随机对照试验: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不同组实施不同的干预,以对照效果的不同。
假设一:造成穷人之所以贫穷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买不起足够的食物。因为物质的缺乏,导致他们没有办法更卖力的工作,更谈不上在劳作上拥有高效率。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生活的贫困状态。
事实上:如果贫穷的家庭真的要面临挨饿的困境,那么他们理论上应该将大部分的开支都花在购置粮食上。但是,贫穷的家庭在购置食物的时候,却注重更贵的,口味好的食物,而不是廉价的,可能获取更多能量的食品。穷人显然有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假设二:营养不良会影响人们未来生活的机遇
结论:书中提到了“巴克假说”该假说认为胎儿对宫内营养不良的反应使得自身代谢和器官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进而演变成成人期的疾病。由此理论可以推导出,穷人如果可以将资金分配合理些,就能更好的补充必要的营养,既拥有良好的体魄,又能够获得足够的智力。
总结:穷人在资源分配上往往不够均衡,除了食物,他们往往要面对更多的压力和欲望。譬如在印度,贫穷的家庭往往减衣缩食,为了给孩子办个隆重的成年礼,除了这些,还有繁复的葬礼。这些虽然是习俗使然。但是,资源分配不均,往往使得穷人陷入更加贫穷的境地。但是,反过来,倘若他们在其他的地方有所节制,更加注重自身的营养和健康,他们可能更有精力去劳作,提高效率,获取更多的资产。
假设三:大多数的穷人都陷入了健康陷阱!
事实上:大多数的穷人都会因为环境,或者是营养缺失,而导致身体出现状况。譬如在疟疾严重的区域,如果人们使用蚊帐的话,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善患病率。毕竟健康的躯体,才是赚钱的前提。但是由于穷人的信息不对称和固定的思维模式,导致他们不愿意尝试新鲜的事物。而当政府穷尽心力的想要给穷人一些帮助。他们仍旧会患上拖延的毛病。
总结:穷人陷入困境,与其他人无异:信息缺乏,信念不坚定,拖延。
假设四:教育是摆脱贫穷的一个重要途径
事实上:贫穷的人家,会用多生的方式来作为自己养老的手段。多生的目的在于分摊风险,如果其中一个或两个孩子早夭或者没能在未来有一个好的发展,其他的孩子可以补上。这是多生的好处,坏处就是因为人口多,会造就资源分配不足。因此,谁受教育只能择优处理。男女注定会以男性优先,而聪明的孩子肯定比不聪明的更有可能继续上学。另一个,贫穷的国家的师资通常良莠不齐。这会导致教育的水准缺失,高年级的学生或许还学不会低年级的知识。最后一点则出于家长的身上。贫穷的家庭,通常无法将教育视为一种长久的投资,他们注重眼前的利益。所以,小孩通常只上了短暂的学就被迫休学,外出寻找工作,以填补家用。这一点反应了穷人没有长远的眼光,缺乏「延迟享受」的观念。
假设五:穷人为何不买保险
事实上:穷人不买保险的一个原因是鉴于自身的财务问题保险又是一项不小的支出而保险是要提前花钱收益在未来才能体现穷人通常没有预防的意识而且他们也没有办法「延迟享受成果」
假设六:穷人更难以贷到款项
事实上:穷人的确比富人更加难以得到正规的贷款途径一个是因为穷人通常贷款的金额较小银行所要做出的信用调查将会花费一笔不小的费用另一个是因为穷人违约的几率更高而银行又难以用非法的手段去催收账务因此银行不愿意与穷人发生借贷关系这也导致了小额信贷的迅速发展民间的小额信贷以收取高利息的方式与缺乏资金来源的穷人做交易也因此导致了穷人不仅要负担更高的风险和更多的代价来借款以此引发恶性循环
假设七:穷人没有储蓄的观念
事实上:储蓄可以抵御风险但穷人大多没有意识一方面是政府的问题如果银行可以降低取钱的手续费或许会吸引更多的人存款另一方面则与自身有关由于道德许可效应有了闲钱的穷人容易花掉那部分多余的钱来犒劳自己的辛苦劳作由于缺乏自我控制力和对未来的考虑是导致穷人更穷的其中一个原因
本书总结:穷人不会长期规划,以及时享乐为主。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又思维固化,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怀有偏见,不愿意尝试。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对事物的不信任,拖延。因为经济能力问题,导致创业困难,借贷困难,抗风险能力差。对待教育,又不能全身心付出,因为穷人侧重的是眼前的利益,他们没有「未来回报」的观念。在保险和储蓄方面,他们的思维都较为落后。源自于他们缺乏提前付出和未雨绸缪的理念。为了分摊风险,他们习惯一人做几份不同的工作来增加收入,这导致了技艺不够精通,而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令自身疲于奔命。加上穷人的惯性思维和从众心理,普遍的会以多生的方式来作为自己养老的筹码。这导致了资源分配不均。无法优生优育,也是贫穷恶性循环的根源!
第8篇: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
一是改变自我认知和行动。书中提到:穷人所陷入的困境与我们其他人的困扰似乎是一样的—缺乏信息、信念不坚定、拖延。我现在或许并不贫穷,受过良好的教育,见多识广,但实际上除了些许财富外,与穷人的差别其实很小,因为我们的认识比我们想象中要小得多。比如,我依然会懒惰、拖延、意志力不坚定等等,这些看似每个人都有的弱点,也在限制着我向更高方面突破。实际上,我可以让自己的时间利用效率再高些,可以让自己每天都能睡够8—9个小时每天都有好状态,也可以让我面临选择时更加快速做出决定和行动而不是拖延,我都可以做到并且做的比现在更好。
二是树立更加远大的目标和志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之所以被眼前琐事淹没、耽搁和干扰,是因为我们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志向。穷的一个标志性特征是短视,这跟财富多少无关。看过不少深圳本地房东坐拥几栋楼收租,自己还住在交通不变、道路狭窄、配套堪忧的城中村里,不愿意搬到各方面都很好的可以有很大面积的现代化小区(也可能有其它原因)。穷人因为认知局限导致缺乏更大的眼光可以理解,我自己完全可以在工作和学习中树立更加长远的目标和眼光,比如战略眼光、投资思维、安全和保险意识,工作上再突破效率再提高50%等,都是可以实现的。
三是加强学习。不仅要学习学科和理论的系统知识,更要懂得学习、了解和掌握最新的信息,信息对人的改变往往见微知著,学习永远是让自己精神强大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学习就是借力,这点不多赘述。
第9篇: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
作者很残忍的打破了我对贫穷的刻板印象,他们很冷静的指着自己的调研报告说,我们和穷人思维上没有本质区别,这是我们处在一个体系更完善的世界罢了。不,我有点难以接受。我们是因为国家的基础建设才和贫穷说再见的,而不是我们更聪明?来,我们先聊一聊贫困者的一些作死的行为。如果有一定资金时,面对食物,贫困者往往只考虑自己的口腹之欲。穷人并不会全部用来买主食,而是偏向于买了很多味道更好,价格更贵,但能量和营养不足的食物。而相应的,面对生活,穷人花销的首要选择,也只是让他们的生活少一点乏味。他们习惯于降低生活标准,来增强自己的忍耐力。他们会把用来增加体力和精力的花费,用于逃避沮丧,减少乏味,却不会专注必需品,也不去排斥奢侈品。对于教育,他们把它当成赌博投资,如果成绩好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毕竟,他们还是会将教育看成一种让孩子获得大量财富的方式,进而让自己以后好过嘛。在家庭里,他们选择多生来增加自己的幸福养老的可能性,他们选择眼前的利益而放弃存钱的习惯。对于健康,他们则会把钱花在昂贵的治疗上,而不是廉价的预防上。穷人会推迟小金额花费,和对未来有好处的花费,而用于对当前更有吸引力的花销。你肯定会心生疑问,我的思维怎么可能和贫困者一样?我来一一解释。贫困者并不是傻,其实他们有很认真的思考问题,就像我思考高数一样,但是,他们规避风险的手段太落后了。他们没有社会保障来支撑家庭,所以为了自己的幸福,他们只好养儿防老,只好不远不近嫁女媳,只好放弃不知道有什么实际好处的教育和保险。贫困者没有长期计划的能力,因为他们压力太大,导致了大脑认知功能低下,而难以用未来衡量价值。又因为认知水平的局限,他们对不懂的东西有太多偏见。人们关心健康,但不科学的花钱。他们不懂疫苗,只发现注射与没有注射的都没有患病,又或者用药用到一半,觉得差不多了,就停止治疗。想想我们,我们不也是如此吗?在意及时反馈,不看长远利益,对不懂的东西,只是直觉判断,存在执拗的态度。等等,比比皆是。其实,我们也是一个贫困者。思维的贫困者。
第10篇: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
长久以来对贫穷的衡量标准,一是饥饿,日摄入卡路里在1200以下;二是教育,无法获得基础教育,将时间花费在干活养家上;三是疾病,穷人得不到好的治疗,也不愿意在预防上花钱。
穷人之所以穷,一是家庭环境贫穷;二是缺乏维生技能致穷。家庭环境贫穷,则有缺少足够的营养,缺少受教育的机会,更容易因为疾病死亡,导致生活不幸。现有的社会救助多数是从这三方面入手,提供低价、易获得、免费的食物,提供免费教育,提供免费的疫苗和健全的公共基础设施来保障卫生安全。但是这三方面的救助,从世界范围内来讲,并不顺利。其中遇到的问题很多,如穷人得到补助,不是增加能量型食物消费,而是转向味道更好的高热高油高脂的食物,来获得及时满足;学生在学校因为贫穷,受同侪压力大,同学看不起,老师不关注,学习成绩差,往往求学不易;而在疾病方面,一是疾病治疗花费大,穷人难以承担。二是穷人科学知识浅薄,常常拒绝正规医院的治疗,而转向封建迷信,三是预防意识差,不重视接种疫苗、做好环境卫生、饮用水安全等。
在维生技能方面,穷人的表现同样不佳。一是短视,只重眼前得利。可以说穷人的惯性思维里是看不到未来的,他们并不会认为生活充满希望,更倾向于选择及时享乐;二是信息匮乏,资源是有限的,穷人无法在社会运行网络中,快速搭建个人利益网络,而愈加封闭;三是自我控制过度,造成精力的过度消耗。穷人的财产微薄,对所有消费精打细算,谨慎维持,少有进一步投资的打算。
从社会救助来讲,政策制定者能给穷人什么?充足的食物、免费医疗和疫苗接种、免费教育,不止于此,应该是更全面和可获得的科普知识、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环境、以及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
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作为个人力量单薄的普通人,自己何尝不是挣扎在生存线上,不至于穷困,但也与富足无缘,所以借此书反思自己的思维死角。一是信息不足。结束学生时代,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有限,除了被动接受娱乐化的资讯、图片外,并没有继续建立知识网,以至于无力反抗生活的一潭死水;二是缺乏长远目标,书中对穷人拒绝储蓄有一段描述是,穷人认为未来遥不可及,储蓄没有价值,不如花掉。生活水平的改善,更好的住宅,学区、交通、生活便利性,是可以逐步达成的,不能因为高额房价、车价,就放弃对将来的规划;三是理财的第一步就是储蓄。有多少人工作之后一直是月光,是负债状态。钱是可以不花的,而我们早就陷在了消费主义的泥沼里,无法自拔。
从拒绝做穷人开始,解救自己。
第11篇: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
这本书的名字很吸引人,让人不禁买回家中,看看自己到底为什么会这么穷,顺便想一想摆脱现在社畜生活的方法。然而,翻开它,笔者的算盘却落了个大空。这本书并不关注笔者这样的“伪穷人”,而是着眼于世界上真正的最底层人民——33%的产妇死亡率、每年死在疟疾下的那100万、全球处于饥饿中的10亿是他们的标签。显然,这本书有着更高的境界,笔者也愿意将目光追随作者,去看一看世界真正贫穷的地方。
贫穷源自于什么?是懒惰吗?生活中很多人这么认为。然而这本书却告诉我们:是由当下收入和未来收入共同交织而成的贫困陷阱。具体而言,以当前收入为横坐标、以未来收入为纵坐标,会形成一条“S”形曲线,前凹后凸,前半部分即为贫穷陷阱。在这个陷阱之内,他们的收入会一天不如一天,无法逃脱。举个例子,穷人的收入如果不足以让他们吃饱饭,他们就没有足够的力气去应付第二天的沉重劳动,这又会带来他们的收入下降,从而使他们的收入进一步的萎缩。然而,他们是本有机会摆脱贫困陷阱的。
认知害了他们。他们只要花一点点钱购买蚊帐,就可以大幅减小患疟疾的概率;他们只要选择只吃香蕉和鸡蛋,就可以以每天花费21美分的价格,获得足够的能量、蛋白质和脂肪;他们只要购买加铁鱼酱,就能以更强的劳动能力多赚很多钱。但他们宁愿花更多的钱在婚丧嫁娶上、在吃更好吃的食物上,甚至是用于本可以很容易预防的疾病上。可贫穷让他们变得短视。他们不想纠结于未来会怎样,只想在当下过得更舒服一些。作者做了大量的调查,从统计数据中发现了这些相关性,但这些穷人可没有什么机会做这些调查研究,他们唯一能参考的就是他们的生活经验,而生活经验样本小、浮动大、容易被干扰。今天挣得钱比昨天多,穷人未必能想到这是他摄取了更多能量的结果,可能会认为是昨天的餐前祷告起了作用,或者是昨天妻子孩子的鼓励起了作用。事实上,如果他们能得到这些信息,并坚定不移地做出改变,他们的贫困处境就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至少不用忍受饥饿、徘徊在生死线的边缘。
这就需要有一个负责任,并且能取得群众信任的政府。很遗憾的是,在那些最贫困的地区,即便是政府愿意担负起这个责任——我指的是乐于帮百姓普及常识,并免费为他们接种常见传染病的疫苗,他们也没有办法取得群众完全的信任——这在贫困的地方很常见。中国自古就有皇权不下县的说法,因为国民收入不高,税收就不会多,就难以有足够的政府雇员,就必然导致社会管理能力不足,而使百姓“自组织”起一批组织,现在的世界贫苦地区也是这样。穷人对政府很是陌生,不愿意和政府打交道。他们宁可去民间借贷那里借钱,也不愿意去贷款利率更低的银行。政府不够强力、不够有效,就没办法帮助穷人们摆脱贫困。
写到这里,我真的很感激中国政府,他们以极强的执行力沉入底层,帮助中国的底层百姓摆脱死亡的边缘——或许有些人认为这理所应当,但事实是,世界上有些地区的穷人正在经受濒于死亡的折磨,而且这样的日子还将进行下去。
虽然这本书没能教会我怎么发财,但我还是从中学习了一些省钱的方法,比如购买廉价而健康的事物,而不是美味的食物;比如,用一些钱来预防疾病,而不是等到发生后再去治疗。但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了解到更真实的世界。世界不止有华尔街、有好莱坞、有中关村、有航天城,还有挣扎在贫困线、死亡线的穷人们。这使我能更包容、更博爱地看待这个世界。写到这,有些人可能要说,这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可我想说,人和人是息息相关的,贫穷的人可能会带来动乱,也可能会带来传染病,影响到你去过你那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帮助他们也就是在帮助你自己。
第12篇: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
《贫穷的本质》,本来是我推荐给朋友的一本书,自己还没看,结果她看了以后回头和我说真的很不错,反而促使我很快地看完了。应该说对于政府扶贫办主任绝对是很有帮助的一本书,因为作者通过连续15年对印度1美元以下的贫民的观察和研究,深入了解他们的动机和局限性,最后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援助是最有效的”。当然我所佩服的是连续15年这种扎实的精神,相比当下各种各种浅尝辄止,结果违反常识的调研来说,恰恰是当下中国最最缺乏的,这本书扭转了我很多的观点,而且的确和我在农村看到的情形很类似,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如果我们缺乏自控力,其实我们也是穷人,特摘录一些,以飨观众。
贫民和我们有着一样的毛病————缺乏信息,信念不坚定,拖延。我们真正的优势在于我们处在城市中,有着良好的公共服务、卫生系统、医疗系统,很多东西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不用每天想着给饮用水加消毒剂,相信医生会尽力而为。我们几乎用不着使用自己有限的自控及决断能力,而穷人则需要不断运用这种能力。应该认识到,我们谁也没有那么明智,耐心或博学到能够为自己的健康做出正确的决定,在我们身边充满了无形的助推力。
发展中国家贫民会花很多钱来置办婚礼,嫁妆,洗礼等,这很可能是怕丢面子的结果。这些钱花的越多,人们来年会变得越沮丧,而他们孩子越可能辍学。
智商的高低完全可以由身高效应来解释,关键就是童年时充足的营养摄取,童年摄取充足营养的人,都会长得更高大、更聪明,因为他们显然更可能发挥自身的遗传潜力。
贫民在选择食品时,主要考虑的并不是价格是否便宜,也不是有无营养价值,而是食品的口味怎么样。穷人的主要问题不是卡路里,而是其他营养成分,比如碘。
贫民会把大部分钱花在昂贵的治疗上,而不是廉价的预防上。
失去希望,感到没有出路,这会大大降低人们渡过难关所需的自控力。由于压力大,会释放更多的皮质醇,而皮质醇会直接损害人的认知和决策能力,所以他们不太可能会做出理智的决定。
第13篇: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
我觉得自己变急躁了,因为看到研究性的文章或书籍,都会先去看看它的结论是怎样的。如果和自己的预想一致,就直接扔了;如果和自己的预想大相径庭,甚至违背自身的立场,那也扔了;如果有新颖的说法或思路,再回头去看它的论证。但对于这本书,我忍住了,是从头看到尾的。
简单地评价就是,事例的分析还比较有意思,但是解决问题的政策的参考价值较低。
分析的一大堆,虽有极少部分涉及中国,绝大多数对象都在南亚和非洲。如果这本书在上世纪50年代初被我国引入,那倒是很有些价值的。因为书中大量提到的通过疯狂生育来防老,婴儿注射疫苗,幼儿打蛔虫,儿童义务教育等问题,在现阶段的中国,这些都不再是需要讨论或会在国家和公民间引起存废博弈的问题。很多事情都是国家或公民必须做的,法定的,没什么可讨论的。而书中提到的那些国家中,当道还在为“法律父爱主义”的困境而踯躅。甚至一些公益组织还通过给父母奖励的方式,让他们允许孩子参加免费教育。这样的父母在中国少之又少。
政策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还有给水质超级差(传播疟疾)的地区发放消毒粉等在我国几乎没什么可应用的(不知道印度会怎么看“村村通”工程),唯独一个是在书中被反复讨论,而在我国有可能应用的——小额贷款。
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贫困人口的企业家才能。但无可否认地是,贫困人口中的一部分人,的确具有极高的企业家才能。小额贷款可以向他们提供流动性,把事情运转起来,使他们脱离“贫穷陷阱”。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小额贷款。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必须考虑本书前半部分所分析的那些贫困人口的特点,比如缺乏信息,比如风险巨大。怎么可能又是缺乏信息,又是难以承担风险的群体,有了小额贷款,就可以大概率地发挥自身的企业家才能呢?这个事情的成功率值得怀疑。无论如何,这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路径。而且我觉得由公益团体或私营组织来运作小额贷款,比政府直接指挥银行(甚至政府自己)来操作,要好得多。
阅读本书后,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对于扶贫,我有两点想法:
一、扶贫方式有三步,挑出能扶的人,找出能扶的领域,选出扶的方式。必须是自己有脱贫意愿的人,才能接受帮助,否则,又是在浪费资源;不能从帮助者的角度出发,而只能从受助者的角度出发,寻找帮助的领域;帮助的方式,用惯用语说,就是得是“造血式”的,而不仅仅是“输血式”的。如果在任何一个环节不能达成合意,就只好无可奈何地放弃这种帮助的尝试,否则其后果不会令人愉快。
二、移风易俗也能帮助人。移风易俗很难,传统风俗很强悍很顽固。就像书中说的,可有可无的人情往来耗费了大量资源。或许要让愿意接受帮助的人知道,如果想要改变,就要先放弃过去的一些习惯。